立刻有侍卫抬上一副缴获自曹魏或蜀汉的旧式铁札甲(由铁片串联而成)。康萨保的一名随从,一名身材魁梧、满脸虬髯的波斯工匠,上前一步,恭敬地接过舍施尔弯刀。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握刀,对着那副铁甲猛地斜劈而下!
“锵——嚓!”
一声刺耳的金铁交鸣之后,是令人牙酸的撕裂声!只见那厚实的铁甲片,竟如同朽木般被轻易斩开一道长长的豁口!断口处光滑如镜,而那波斯弯刀的刃口,却丝毫无损,依旧寒光凛冽!
“嘶……”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武将们眼神更加炽热,文臣们也面露惊容。他们深知大统军中所装备的“灌钢法”百炼刀已是当世顶尖,但眼前这柄波斯弯刀的锋利程度,似乎犹有过之!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未知的金属处理技术!
刘基的目光从断开的铁甲移到那柄弯刀上,最后落在康萨保和他身后那位沉默的波斯工匠身上,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缓缓开口:“好刀!此‘块炼法’,果然有其独到之处。康萨保,你献宝有功。你身后这位波斯工匠,想必精通此法?”
康萨保心中一喜,知道机会来了,连忙道:“回禀陛下,这位是来自波斯法尔斯省的匠师阿扎德(Azad),其家族世代以锻造刀剑为业,对‘块炼法’颇有心得。小人斗胆,愿将阿扎德献于陛下,助大统精研此技!”
阿扎德上前一步,右手抚胸,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生涩地说道:“伟大的皇帝陛下,阿扎德……愿为您效劳。”
刘基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善!阿扎德匠师远来辛苦,赐金百斤,锦缎百匹,暂居将作监客舍。康萨保献宝有功,赐‘通商符节’,许其在许昌东西二市自由行商,税赋减半!其余贡品,皆由少府收纳,按价给值!”
“谢陛下隆恩!”康萨保与阿扎德激动地再次拜倒。通商符节和税赋优惠,对他们这些商人而言,是比黄金更珍贵的赏赐!
觐见结束,康萨保一行退下。刘基立刻召见了马钧。
当那柄斩断铁甲的波斯弯刀和关于“块炼法”的描述摆在马钧面前时,这位素来沉稳的大匠眼中瞬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他如同抚摸情人般小心翼翼地拿起弯刀,指尖划过那冰冷的、带着奇异花纹的刀身,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独特力量。
“陛下!”马钧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此刀纹理,非锻打折叠不能成!这‘块炼法’,乃是以固态精铁反复加热锻打、折叠,排除杂质,同时渗入碳分,最终形成刚柔相济之体!与我等‘灌钢法’之熔炼浇铸,路径迥异,然其理相通,皆在控碳、除杂、调质!”
他越说越兴奋,语速加快:“波斯此法,虽耗时费力,产量低下,然其所得之铁,质地尤为均匀细腻,韧性极佳,尤其适合打造此类需极高韧性与锋利度的弧形利刃!反观我‘灌钢法’,以生熟铁相灌,效率奇高,所得之钢硬度、强度皆属上乘,尤善铸造刀剑矛头、甲片等需硬度的兵器部件。二者各有所长!”
刘基看着马钧眼中燃烧的火焰,知道这位技术奇才的灵感已被彻底点燃。他沉声道:“德衡(马钧字),朕将此刀与波斯匠师阿扎德交予你。命你仔细研究这‘块炼法’之精髓,尝试与我‘灌钢法’相融合!若能取长补短,创出更胜一筹的炼钢新法,则我大统军械,将再无敌手!此乃国之重器,万不可懈怠!”
马钧郑重地双手接过弯刀,深深一躬:“臣,马钧,领旨!定不负陛下所托!”他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无数种将两种冶炼技术优势结合的构想。技术的壁垒,正因这跨越万里的交流而被悄然打破。
与此同时,康萨保的商队带来的另一项“奇物”,也在许昌城内悄然掀起了波澜。在东西二市繁华的商铺里,粟特商人除了售卖香料珠宝,还展示了一种洁白、柔韧、轻便的书写材料——纸。
起初,人们只是好奇。但当一些识字的文士、书吏被邀请试用,用毛笔在光滑的纸面上写下流畅的字迹,对比沉重的竹简和昂贵的缣帛时,惊叹声便此起彼伏。
“此物轻便若羽,书写流利,远胜简牍!”
“洁白如雪,吸墨均匀,比之缣帛更易书写,且造价低廉!”
“妙哉!此真乃文房至宝!”
消息很快传开。不仅文人墨客趋之若鹜,连官府的书吏、太学的博士,乃至宫中的宦官,都纷纷派人打听购买。鸿胪寺的官员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动向,迅速将情况上报。
数日后,少府监(掌管皇室手工业)的官员便找上了康萨保,表达了朝廷希望大量采购这种“纸”,并了解其制作工艺的意愿。康萨保心中狂喜,他知道,又一条巨大的财路正在向他敞开。他立刻表示,愿意提供样品和部分原料,并承诺可以协助引进通晓造纸技艺的工匠。
来自西域的风,不仅带来了珍宝与骏马,更带来了异域的火种与文明的讯息。当波斯弯刀的寒光在将作监的炉火旁闪烁,当中原的士子开始在洁白的纸张上挥毫泼墨,一个技术交融、文明互鉴的新时代,正在大统王朝的都城许昌,悄然拉开序幕。丝路驼铃的回响,正化为推动帝国车轮滚滚向前的无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