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的牛啊,一个快七十岁的老人!根性如此之强!这特么的也算是立地成佛了,不能说人家慧能祖师乱说,眼前就有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俺对这黄老头儿十分佩服!毕竟人到七十古来稀,即使不死,肉身也已经枯竭。但是人黄老头儿,愣是真炁直接在肉身经脉中运行来改造肉身,走的与玄牛子仿佛道路。。。牛!真牛!
再之后,黄裳去职回京上交雕板完了任务,身心放松下来,与道君皇帝闲聊时,当笑话说起武功这事儿,恰好这皇帝正好听完杨戬汇报六扇门收集上来的食菜事魔教欲要起事造反的破事,就让黄裳与杨戬较量一番。见杨戬也赞黄裳功夫了得,就拍脑门让黄裳带兵去围剿魔教。黄裳呆了,但君无戏言,接旨吧。
他一个纯粹的文人,从未考虑过打仗,哪里会带兵?那些兵将一直受文官打压,又哪里会真听他指挥,自然打不过魔教特意成立的军事力量,被魔教的五行旗打得落花流水。
黄裳一怒之下,仗着自己原本不当回事儿的武功,自己一人打进魔教流动总坛,一下子就打杀了几十名魔教教徒,里面有法王、护法、舵主和不少后进优秀弟子。
等他兵败退过大江,在江宁府北岸休整时。没想到,他的全家,从江州下江宁途中,被人杀害,一天一具棺材送到他的帐前,一连折磨了他近一个月的时间,让他从心惊肉跳却心怀希望,到最终彻底心死。
“一人做事一人当,祸不及妻儿”,想的美!既然翻脸,庙堂就能诛杀九族,江湖就能灭人满门。
黄裳十分痛恨,以前他是不太在乎这些江湖人,绝顶文人嘛!根本看不起江湖武林这些傻鸟式人物!否则,他也不会把武功大进这等事情当成趣事与道君皇帝闲聊。
于是他不择手段开始着手调查江湖人江湖事儿!该说不说,聪明人真想办事,效率极高。应奉局、六扇门、大理寺都是他下手的所在,三个月来,让他查到许多事情。
原来,现在欲要起事的,不仅仅是食菜事魔教。他在魔教总坛杀死的那些聚在一起的人物,不单单是光明教教徒,里面有不少所谓名门正派的弟子!
这些门派、团体就是被赵佶的贪婪打压到他们头上了,火了,忍不住了。那光明教东南大法王魔天方腊又想造反,好啊!就投资加入推动一下,先推翻道君皇帝再说。
战乱一起,民不聊生,百姓苦难这些,算个屁!根本不在他们考虑之内。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凡人就是这野草,不必理会。
佛门、道门均有参与,具体参与的门派有少林寺;太平道遗脉赤霞观;白莲社;丐帮;青蚨帮,又叫钱社;漕社;米社;盐帮;打剑堂;太湖七星坞等,还有,北地新立之国大金国以及海外倭国的平氏也有参与!
“那个宝光如来邓元觉,出身南少林,对外传扬说是叛寺,又有谁信?”
“被你杀死的灵应天师包道乙,乃是金华山赤霞观的。这道观的传承据六扇门调查,有两种,一是传说乃汉末太平道遗脉;二是传说包道乙的祖师陷入瓶颈,在太湖边听人吟唱吕洞宾的绝句‘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未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之后顿悟,就创下了袖里飞剑的绝艺。”
“他们赤霞观养有异种蚕虫,吐丝炼制成袖里藏剑丝袋。一人所制丝袋,百丈之内,袖袋之间会有感应。”
“那个虎王王寅,就是丐帮净衣派大长老虎神枪王王寅!他那些手下基本来自丐帮。这个帮派,一小撮假乞丐真富豪谋划主事,下面乌烟瘴气,全是流民,比那佛门更不事生产,上层却都捞的盆满钵满。”
“那个何越说他是打剑堂的,他兄弟,被我杀死的千手万剑何超何三变,乃是魔教的护法。但这打剑堂乃是朝廷刚去世不久的何相何伯通家族掌控的势力,为朝廷打造龙泉剑等上等兵刃,因此打剑堂参与方腊这事尚不知真伪!”
“何相此人,会当官,与蔡京在斗争中共存。他的武功实力很厉害,想来那龙泉剑千百年不衰,打剑堂也断断续续近千年了,必有豪客留下传承。。。如此看来,何相到底死没死也是个问题,道君皇帝追封他为清源郡王!道君皇帝这人除了当皇帝不行,当然武功也是不行的,其他样样精通,玩手段更是很行!相必他也知道何相一些底细,既然要去了,就留个好念想。”
“被你打死的那个弓手庞万春,我怀疑他与北地那个金国有瓜葛。他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三人都是开的硬弓,射的精准,却是年龄越小的本事越大!庞万春有个绰号叫小养由基。他弟弟外号叫小后羿,他妹妹外号就叫摩利支。这三人射杀我手下兵将数百,我就亲手打死了他的弟弟和妹妹,此人恨我至极,最后那三箭,因为妙真那鸟女人,我应付的很辛苦,多亏道长你打死他,否则再由他射上几箭,我恐怕要遭妙真毒手。。。庞万春他妹妹死前,口吐外族言语,正是那女真话。”
“金国国主完颜阿骨打,英明神武,狡诈凶顽,否则也不会成为立国的开山怪。阿骨打此人胸中抱负极大,那辽国已经是他碗中烂肉!我们这大宋,也不见得能与他共存,必有争斗。所以,他插手魔教起事不足为奇!”
“六扇门档案,这人曾与辽国南院大王萧峰结拜。萧峰,如果活着,也快六十岁了。但六扇门消息,他确实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这人曾叫乔峰,在我们宋地长大,先后拜少林寺玄苦、丐帮帮主汪剑通为师,后来也做过丐帮帮主。此人天赋异禀,那八尺身形与道长你仿佛,一身外家降龙掌法能打出雄浑内功气劲。据六扇门高手当年观察,萧峰似乎练了少林寺《易筋经》。”
“萧峰有两个结义弟兄,老三是现在的大理国主段誉,此人差不多要五十岁了。老二是少林寺的和尚,法号虚竹,后来做了西夏驸马,五十多了。这两人除了自身段氏、少林功夫,都身兼道门逍遥派的武功,他们是逍遥子、巫行云、李秋水一脉。”
“苏轼、苏辙两兄弟,也是道门逍遥派的另一脉,他们应该是李沧海那一枝子。苏轼不太行,好玄谈而不喜实炼,爱当官又不会当官儿,文学顶流,武功就不行,所以活的岁数就小了,这人应该是真死了。苏辙比他兄长强,为人做事都好,七十多岁时说是死了,却分不清真假。”
“萧峰父子、段誉和他那个风流爹、虚竹和他那个少林方丈爹,还有一个后燕遗脉鲜卑慕容家夫子,这几对父子,和逍遥派几个纠结在男女之情中爬不出来的老男人老女人,以及吐蕃的国师鸠摩智这些外国人物,在哲宗绍圣年间搅动我大宋、大理、西夏、辽国等地的武林江湖。少林、丐帮等门派及很多江湖散人牵扯其中。我大宋大理寺、六扇门的众高手弹压大宋地盘上的江湖人士,方才没有出现大乱。那杨戬,还有一个叫周侗的,是出过力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