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后为毗卢宝殿,正中供奉高约五丈的铜胎金身毗卢遮那佛,又名大日如来。大梵天、帝释天侍立左右,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密迹金刚、大自在天、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摩利支天、日宫天子、月宫天子、娑竭龙王、阎摩罗王、紧那罗等诸天分列大殿两侧。
大日如来佛背后是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右手据杨柳,左手托净瓶,伫立鳌头,面向北方。善财童子双手合十躬身下拜,龙女两手托盘,盘中一枚宝珠,侍立菩萨身旁。三十二应化身遍布全岛。堂内塑像皆为彩绘,传神入化,令人赞叹。
过了毗卢宝殿,依山而建的是法堂、念佛堂和藏经楼等楼阁。
寺内东西两厢各有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等。祖师殿的祖师们俺都不认的。
伽蓝殿内的这位,俺认识,且得好好拜拜。
果然供奉的正是关公,红脸长须丹凤眼,金甲绿袍读春秋。身边是黑脸虬髯的周仓护持着青龙偃月刀,白面无须的关平高捧着大印。
这把大刀可是真刀,品质很好,瞅着八十多斤有了。人可以糊弄人,但信众绝不会糊弄菩萨神仙。
俺稽首施礼,身为武人,当敬前辈。
俺逢殿必稽首施礼,如此礼拜游览了一番。
赞叹着出了山门。没有,那尼姑几人不在寺内。
寺外右侧是舍利塔,传说当年隋文帝杨坚得到天竺进献的八十三枚释迦真身舍利,遂命天下八十三州建仁寿舍利塔,塔下地宫宝函皆埋有释迦真身舍利。栖霞寺石塔即为当年所建八十三塔之一。
舍利塔七级八面,用白石砌成,高约九丈。塔身下须弥座各面浮雕释迦八相。有白象投胎、树下诞生、九龙浴太子,出游西门、窬城苦修,沐浴坐解、成道、降魔和涅盘。八相图之上为第一级塔身,这一级塔身特别高,八角形,每角有倚柱,塔身刻有文殊、普贤菩萨及四大天王像等浮雕。其上为密檐五级,各层上下檐间距离较短,五层檐由下至上逐层收入,塔身亦有收分。其间刻有小佛龛,龛坐一佛。各檐仿木构瓦面,角梁端有环寺铃铎,檐下斜面上还雕刻飞天、乐天、供养天人等像。塔顶鎏金铜刹,有铁链引向脊端重兽背铁环。
舍利塔旁的两尊花岗岩接引佛,高三丈。
舍利塔东建有一阁,高有十几丈高,叫无量殿,供无量寿佛,佛像坐身高六丈,连座高八丈,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左右立侍,各高五丈。
无量殿后山崖间,是千佛岩,确有佛像一千零一尊。
无量殿再往东一里,有一个底层直径三寻,分五层,逐层缩小,最高层直径一寻,共高有九丈的高台,顺八十一阶台阶上去,台上一个造像,高九丈,四个长有牛角的头颅,八条手臂各持兵械,全身铠甲,正是兵主蚩尤。这圣像坐北朝南,像前有一个一人多高,双耳四足青铜四方大鼎,鼎中香烟缭绕。
俺见这个圣像的材料不像是青铜,若是青铜,早就被历代大王、军阀团体们给销熔了做钱了。怕不是某种石料,这材料如此年积月累的雷炼下来,居然青幽幽乌沉沉的,看着就不凡,别是个大法器吧?
俺抬头看看天色,阴云密布,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分,看来今天晚上要下雪。
俺就回到寺前,见栖霞寺已经关了山门,门前悄无一人,一股肃杀之气萦绕左右。
俺招呼骡子,选了个方向,一起进山去也。
在山里选了一个隐秘场所,俺将装备从骡子背上转移到自己身上,给黑骡子扎束好披风,叮嘱它自己小心隐藏,听俺唿哨再出来。
俺也披了披风,罩了风帽,带了面具,革囊抽出铁杖提在手里,运起匿影藏形如星掷丸跳,弹上巨石。一路穿沟越壑,跳涧攀崖,一弹起就足有三丈高,在巨石、大树上一点即走,蹦跳着飞岩走壁向栖霞山靠大江的北面山崖窜去,不一会儿,俺就到了,脚下一下子钉住。前面就是悬崖,数十丈下面就是浩荡长江。
俺查看了四周地形,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腾挪过去,匿影藏形立在那里等候,今晚估计要有一番热闹看。
天空已经全黑下来,小雪开始飘落,今夜无风,雪就飒飒的笔直落下。不一会儿,俺全身就落满了雪,原本就是黑灰色的雨披、风帽让俺更像是一块岩石。
等了一个时辰,俺察觉百丈外有不少人影出现,弹跳着朝这里赶来,三三两两的占据各自位置,都悄没声的立在那里,静静的盯着江面。
俺身边也来了一位,嗯,昨天花船上有他。
这位离俺不到一丈距离停下,只见此人头裹黑巾,身着黑色紧身夜行衣,腰扎巴掌宽牛皮大带,脚下蹬着一双乌皮快靴。八尺不到的身高,猿臂狼腰大长腿, 侧面看面皮微黑,留着短胡茬,一双大眼炯炯有神。
这人背上一张看着就挺好的大弓,两囊长箭,能有四十来只。腰带上一把短剑。看来是个负责狙击的弓手。
匿影藏形之下,他根本发现不了俺,在俺神识的影响下,还下意识的不触及到俺。
俺看周围,来的能有三十多人,大多数都是一身夜行打扮,用黑巾蒙着脸。那女尼也在其中,离俺有十五六丈距离。
这女尼了得,光头露着俏脸,眉目含春。如此天气依然穿的清凉,一身黑色丝绸佛袍,十分轻薄,隐约展露里面的玲珑身躯,臂弯还是搭着那把红柄白毛拂尘,脚上黑色丝履,没穿袜子,脚背完全裸露,十分的白腻。
俺正一直看她,却察觉天上飞来一只大鸟,无声滑翔一圈,收翅落在一抬起的手臂上,那手臂主人也穿着玄色衣服,从大鸟脚环上取下一只芦管儿,扬臂振飞了那只大鸟,却是一只夜枭。
那玄衣人从芦管儿里取出一张纸条看了,抬头开口说话了:“诸位,刚收到传报,那人已经从江那面往这里来了。大家今夜携手,先放下相互之间的仇怨,全力绞杀那人。今夜之后,大家再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神教不管!可行?”
无人应答。
“那就算大家都答应了!有谁不遵,大家全力击之!神教也会灭其满门!”
玄衣人霸道的说道。这人那身玄色衣袍甚是奢华,乃是绸袄,上面满布缂丝虎形暗纹。他八尺上下身高,虎体狼腰,身边插着一根黑缨丈二涂漆钢枪。
“虎王放心,贫僧今日压阵,哪个敢乱了既定方案,贫僧元觉先超度了他!”黑衣人身边一位高壮和尚开口接话。
这和尚,头顶十二个戒疤,浓眉大眼,高鼻阔嘴,铁青下巴没留胡须。高有九尺,强横身躯上披一领烈火一般猩红色儿的直裰,敞开的胸口露出一只黄金兽头掩心镜;腰间系一条虎筋打就的圆绦;脖子上挂了一串七宝璎珞数珠;脚上白袜外着一双九环鹿皮僧鞋。手里拄着一根等身高的铮光瓜头浑铁禅杖。
这两个也是这群高手中的强者,昨天就在那花船上。
鸦雀无声,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崖底江面。
不多时,只见江上出现一叶小舟,舟上只有一人,立在舟头,散发无形炁劲催发小舟奔马一般疾驶过来。
高手!这一手真炁外放就不是武功高手所能有的,这是一位修士。
小舟离岸还有几丈远,舟上之人已经斜飞出来,轻飘飘的在悬崖岩壁一搭手,猛地向上窜起,如此几下,就上的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