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奶奶把做好的卤肥肠给了钱玉桉。
“玉桉啊,奶奶昨天卤的,你带回去吃。”
钱玉桉说了声谢谢奶奶,又说了会话,徐桂英准备送钱玉桉回去。
“徐阿姨,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徐桂英把自行车推了出来,“现在天都黑了,你自己回去我不放心,来,上车。”
钱玉桉没拗得过徐桂英,只好上了车。
宋阳民看着他们走远后,才回了自己屋里。
“小二,锅里给你留了饼,晚上饿了自己吃。”
宋阳民不吃玉米饼,现在家里常做的是红薯饼。
宋阳民说了声好。
他坐在床边,摸了摸自己嘴巴。
和玉桉的不一样。
很甜,很软。
……
日子转眼就到了十月底。
徐松原找过徐桂英一次,说他打算再盘下隔壁的铺子。
炒饭店的生意好,店里经常坐不下,会在外面路边摆几张小桌子,不过最近街道办不允许路边摊,让徐松原全部收进去。
店里位置又不够,他就打算再买间铺子。
徐桂英当然支持,还说徐松原如果钱够的话,买两间铺子,到时候店面开大了,不单只卖炒饭,以徐松原的手艺,都能开家老饭馆。
徐松原有些犹豫,两间铺子得五六千。
他也不大敢信自己能做的起来。
他是有手艺,但做生意,还要靠运气。
徐松原这辈子最好的运气就是和陈芝结了婚,找到了大姐,他很满意知足现在的生活。
徐桂英让他自己回去想想,晚上她跟宋信福说了这事儿。
宋信福语气非常肯定:“开啊!松原肯定能开起来!”
徐桂英翻了个身,打算睡觉。
“让他自己想吧。”
没几日,徐松原又上门了一趟,说已经想好了,就按照徐桂英说的办!
徐桂英怕他钱不够,还道:“要是装修那些的,钱不够,你跟我说,我让你姐夫去取钱。”
徐松原欲言又止道,“大姐,我钱够,就是还有件事……我自己干这么大生意,我自己拿不准,要不你跟姐夫以管理形式入股,你们偶尔帮我参谋参谋……”
徐桂英愣住。
“这怎么能行。”徐桂英皱紧眉道,“你跟我客气啥,还管理形式呢,你就是想得多,我们家人这么多,哪一个都能出建议。”
徐松原的话,完全是为徐桂英两口子考虑。
相当于白给他们收益。
徐松原摇头,“不成,大姐,你们帮了我这么多,选位置,铺子装修买桌椅板凳,炒饭口味,都是你跟我说的,要是没有你,我铺子也开不起来,有些事我真拿不准,你们眼界比我广,你们就入股吧,只要别嫌收益少。”
徐松原越说,态度越坚定。
说到后面,大有徐桂英要是不答应,他就不上门的架势。
徐桂英:“绝对不成,你铺子该开就开,我们是一家人,你有啥事来问我就成了,总之我不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