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斑铜淬火铸强弩,南中工坊初建成(2 / 2)

“浇——!”

随着王锤一声令下,赤红的铜水如同一条燃烧的瀑布,精准地注入铸范的浇口。刺目的光芒和灼人的热浪瞬间爆发,空气中响起一片“嗤嗤”的蒸汽声。铜水迅速填满模具的每一个角落。

围观的蛮族青壮们瞪大了眼睛,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呼。他们见过青铜,但那是部落里流传了不知多少代、锈迹斑斑的礼器或残破的矛头。如此炽热、如此纯粹、如同液态火焰般的金属熔流,以及这如同神迹般将其塑造成型的场面,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就连闻讯赶来的孟获,站在人群外围,看着那流淌的“火焰”和忙碌却井然有序的汉人工匠,粗犷的脸上也写满了震撼。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汉人掌握的,不仅仅是诡计和强弓硬弩,还有这种近乎点石成金、驾驭地火的力量!

铜水在铸范中慢慢冷却、凝固。工匠们屏息凝神,等待着。

终于,王锤示意可以开范了。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撬开沉重的耐火土范。一股热浪夹杂着泥土和金属的气息散开。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根通体暗红、还散发着余温的弩臂粗胚!

“快!取水淬火!”王锤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淬火,是赋予金属刚硬之性的关键一步,成败在此一举!

两名工匠用铁钳夹起滚烫的弩臂胚,快步走到一旁早已准备好的、盛满冰冷溪水的巨大石槽前。

“嗤啦——!”

滚烫的金属与冰冷的溪水剧烈反应,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和冲天而起的浓密白雾!整个岩洞瞬间被蒸汽笼罩,如同仙境,又带着一股浓烈的金属腥气。

待蒸汽稍散,王锤迫不及待地冲上前,从石槽中捞出那根弩臂。水珠顺着暗红色的金属表面滚落,发出细微的“滋滋”声。弩臂通体呈现出一种奇异的、仿佛沉淀了岁月与力量的暗沉色泽,不再是纯铜的紫红,也非青铜的青黄,而是一种深沉内敛、隐隐透着斑驳纹理的暗褐色,如同某种猛兽的斑纹皮毛。

“斑铜!成了!丞相,是斑铜!”王锤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他手指颤抖地抚摸着弩臂表面,感受着那份经过淬火洗礼后的坚硬与冰冷,“硬度远超普通青铜!韧性也极佳!天佑大汉!天佑大汉啊!”

诸葛亮接过这根尚带余温的斑铜弩臂。入手沉重,冰冷坚硬,表面那独特的斑驳纹理在火把光下流转着内敛的光泽。他屈指一弹,弩臂发出清越悠长的嗡鸣,久久不绝。

“好!”诸葛亮眼中精光爆射,羽扇重重拍在掌心,“以此斑铜为骨,辅以精木为架,配以强弦机括,何愁弩箭不厉?王师傅,速以此法,试制弩机核心部件!另,调集工匠,全力打造斑铜箭簇!”

“遵命!”王锤精神大振,立刻带着工匠们投入到紧张的试制中。

很快,几枚同样经过淬火的斑铜箭簇被打造出来。箭头三棱带血槽,闪烁着暗沉而危险的光芒。诸葛亮命人取来一张军中制式强弩和一支普通青铜箭簇的弩箭。

“试射!”

靶子设在百步之外,是一块蒙着生牛皮的厚实木板。

“嗡——!”

普通弩箭离弦而出,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狠狠钉在木板上。箭头没入木板寸许,尾羽剧烈颤抖。

紧接着,一名“龙胆骑”精锐上前,将斑铜箭簇的弩箭压入弩槽,瞄准同一块木板。

“嘣!”

弓弦震动的声音更加沉闷有力!弩箭化作一道肉眼几乎难以捕捉的暗影!

“噗!”

一声沉闷得多的入木声传来。众人定睛看去,无不倒吸一口凉气!那支斑铜弩箭,竟几乎完全穿透了那块厚实的木板!箭头带着斑驳的铜光,从木板背面透出寸许!而蒙着的生牛皮,更是被撕裂出一个狰狞的大口子!

“嘶…”周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无论是蜀军士卒还是蛮族青壮,都被这恐怖的穿透力惊呆了。百步穿杨已是神射,百步透木,这简直是破甲利器!

孟获死死盯着那支穿透木板的斑铜弩箭,又看看诸葛亮手中那根暗沉内敛的弩臂,脸上的震撼最终化为一种复杂的情绪。他想起自己族人引以为傲的藤甲,在这样恐怖的弩箭面前,恐怕和一层薄纸无异!汉人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人多势众,更在于这种能将大地深处的顽石化作索命利器的可怕技艺!他心中最后一丝因被擒而生的不甘,在这一刻,被这冰冷的金属光泽彻底击碎。

诸葛亮看着那透木而出的箭簇,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由衷的笑意。他转向王锤,声音沉稳而有力:“王师傅,以此斑铜弩臂、机括、箭簇为蓝本,整合我蜀中工匠技艺,打造新弩!此弩,便命名为——‘斑铜神机弩’!”

“斑铜神机弩?”王锤喃喃重复,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好名字!丞相放心,有此矿脉,有此斑铜,属下必竭尽全力,尽快让此弩装备我军!”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这座在蛮荒之地初具雏形的工坊。炉火熊熊,映照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汗水与烟灰混合,却掩盖不住他们眼中的希望。风箱的呼哧声、铁锤的敲击声、矿石的碎裂声,交织成一曲粗犷而充满生机的乐章,在这曾经弥漫着毒瘴与死亡的山谷中回荡。

南中工坊,这枚被诸葛亮亲手埋下的火种,终于在这片蛮荒之地,点燃了第一簇属于蜀汉自己的、足以刺破铁器壁垒的希望之光。斑铜的冷硬光泽,映照着他深邃的眼眸,也照亮了蜀汉未来荆棘丛生却又充满可能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