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八阵玄图演兵法(2 / 2)

“练兵之苦,甚于鏖战!筋骨之疲,远胜血火!”

他羽扇猛地指向身后沙盘上那精妙的八阵图,又猛地指向眼前这支衣衫褴褛、装备简陋的队伍。

“尔等可知,曹军虎豹骑,人马皆披重铠,冲锋如铁墙压顶?尔等手中矛戟,可堪一击?尔等身上皮甲,可挡锋镝?若无此阵,血肉之躯,何以抗奔雷之势?何以挡铁蹄践踏?!”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悲怆的穿透力,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士卒心头。

“翼德将军勇冠三军,万夫不当!然战场非一人之勇!纵有拔山扛鼎之力,陷于千军万马之潮,亦如孤舟入海,终为洪流所噬!此阵——”他羽扇重重顿在沙盘之上,“非为炫技,非为束缚!乃是以尔等血肉之躯,结磐石之阵!以步卒之羸弱,筑起一道能移动、能绞杀、能吞噬敌骑的——血肉长城!”

寒风卷起地上的雪沫,扑打在士卒们脸上,冰冷刺骨,却浇不灭诸葛亮话语点燃的那点火星。

“今日汗流浃背,筋骨酸痛,乃为明日血战之时,多一分活命之机!多一分克敌之望!翼德将军可嫌繁琐,关将军可觉严苛,然此阵,关乎新野存亡,关乎诸位袍泽性命,关乎我等能否在这乱世杀场,挣出一条活路!再练!”

“喏!”短暂的沉寂后,一声嘶哑却汇聚了所有力量的应和猛然爆发,被凛冽的寒风撕扯着,却透出一股咬牙硬撑、破釜沉舟的狠劲。那声音不再仅仅是服从命令,更像是一群濒临绝境的野兽发出的低吼。

口令声再次尖锐响起,比之前更加急促有力。沉重的脚步踏在冻土上,发出沉闷如雷的轰鸣。汗水从士卒们冻得通红的脸上、脖颈上淌下,迅速在粗布衣领和冰冷的铁甲边缘凝结成一层薄薄的白霜。关羽早已按捺不住,亲自大步踏入阵中,来到代表“龙飞”机动穿插的队列旁。他丹凤眼精光四射,指点着士卒如何斜刺里穿插,长戟突刺的角度必须刁钻致命,步伐与呼吸如何配合。“腰沉!肩送!力贯戟尖!刺则必杀!”他低沉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偶尔亲自示范,青龙偃月刀虽未出鞘,但那横扫千军的气势已让士卒心神激荡。

另一侧,张飞虽仍黑着脸,嘴里嘟囔着“麻烦”,却也翻身下马,大步流星走到“虎翼”门重甲步卒的队列前。他蒲扇般的大手“啪”地一声重重拍在一面蒙皮巨盾上,震得持盾的壮硕士卒都手臂一麻,龇牙咧嘴。“顶住了!下盘给俺钉死在地上!软绵绵的像个娘们!曹贼的骑兵撞上来,你这盾就是墙!墙塌了,后面的兄弟都得死!给老子站稳了!”他声如洪钟,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士卒脸上,粗鲁的喝骂中却透着最朴素的战场生存法则。他瞪着眼,一个个检查盾牌的角度,长戟探出的长度,用最直接的方式纠正着每一个细节。

日头渐渐西斜,将校场上的人影拉得细长变形。诸葛亮立于将台边缘,不再言语,羽扇也静静垂在身侧。他深邃的目光紧紧锁住下方那片移动的“血肉丛林”。沙盘上精妙的推演,此刻正化为眼前数百人艰难而执着的搏动。阵型转换间,磕绊依旧存在,口令衔接偶尔还会出现短暂的混乱,矛戟交击的力度也时强时弱。然而,一种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那股初练时的生涩、茫然与沉重的滞涩感,正被一种新生的、带着铁锈与汗腥味的韵律所取代。每一次变阵,虽然依旧伴随着伍长嘶哑的催促,但士卒们眼神交汇间的默契在悄然增长;每一次矛戟格挡突刺,虽然依旧有士卒被反震得手臂发麻,但那力道中多了一份沉凝,少了一份虚浮。极度的疲惫刻在每一张年轻的、被寒风刮得粗糙的脸上,汗水浸透的冬衣在寒风中迅速变得冰冷坚硬,如同第二层铠甲。但在那疲惫的眼眸深处,最初的茫然和畏缩正被一种近乎凶狠的专注所取代——那是求生的本能,在严苛到极致的磨砺下,被彻底唤醒,燃烧成冰冷的火焰。

暮色四合,天光迅速暗淡下去,收兵的号角终于呜咽着响起,划破寒冷的空气。如同紧绷的弓弦骤然松弛,阵列瞬间“垮塌”下来。士卒们几乎虚脱,沉重的喘息汇成一片压抑的潮声。许多人直接瘫坐在冰冷的泥地上,连手指都无力抬起。同伴间互相搀扶着,拖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一步一挪地离开这片耗尽他们所有力气的校场,沉重的脚步在冻土上拖出长长的痕迹。

诸葛亮缓缓步下将台,踩过冰冷坚硬、布满凌乱脚印的泥地。寒风卷起地上的枯草和雪粒,打着旋儿。他俯下身,从泥泞中拾起一枚遗落的青铜箭镞。箭镞磨得发亮,三棱的锋刃在暮色中闪着幽冷的光,尾部残留着半截朽断的箭杆。指尖传来金属特有的、深入骨髓的寒意。

他直起身,将这枚冰冷的箭镞紧紧攥在手心,目光投向西方天际。那里,最后一抹暗红的残霞,如同凝固的、尚未干涸的血迹,涂抹在铅灰色的天幕上,像极了记忆中定军山下那片被夕阳染红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