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虚的力量,直接让石头化为虚无?”
陈传喃喃自语。
’真’的力量,只是让他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灵力的破坏力更强,属于针尖对麦芒的比拼,是一种新生和创造的力量。
他觉得,’虚’应该就是另一种,相反的力量。
这种力量,可以直接施加在对手身上,让对方直接变得虚弱,属于直接把蛋黄摇碎的力量,让存在的东西化为虚无。
陈传乱想了一会儿,便收起心中奇怪的想法,继续对小世界展开探索。
陈传刚走两步,又陷入怀疑当中,他质疑刚才所经历的一切,是不是也是在幻境当中。
这让他有些头大,陷入虚无主义的怪圈当中。
陈传觉得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及时自我怀疑。
大多数人,面对群体或个体之间差异的时候,第一时间怀疑的都是别人,很少会怀疑自己。
就像陈传前世的时候,他发现很多00后和10后的孩子,总是觉得自己的父母封建,难以沟通。
有些年轻人,甚至看不起自己的父母,觉得跟他们,不是生活在同一个年代的人,最多算个生物爹妈。
殊不知,他们父母那一代,8090后这代人,经历过食不果腹的年代,也经历过科技极度发达的时代。
看着这个国家,从落后的农业社会,走进工业黄金时代,又到智能时代,从无到有,从有再到完善。
他们面对这些诱惑,也在选择中学会了成长。
从好奇到沉迷,从沉迷到挣扎,从挣扎到放弃,又从留恋到坦然,在时代的浪潮中几经沉浮。
他们也看着这个社会从保守到开放,从亲邻相近到钢筋水泥的疏离,从坚贞不渝到露水情缘,从恪守品德到群魔乱舞。
就这样经历过大起大落,看过沧海桑田的一代人,怎么会是封建保守呢?
这就好比,你愿意相信,一个久经沙场的人是战斗英雄,却不愿意相信,历经风雨的父母是成熟稳重。
一个只为唱高音的人,怎么会明白音域的宽广呢?
陈传觉得,很多人对封建的定义也是有问题的。
何为封建?
不是说你用着智能通讯工具,享受着高科技,嘴里呼喊着民主与自由,你就是不封建。
在陈传看来,他们只是另一种封建!
很多事情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经济基础之上的。
科技进步了,人的群体素质可能会提高,但永远都摆脱不了一个客观事实。
那就是,哪怕你嘴里的自由和民主,一旦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也会被社会所抛弃。
只有实用的才是历史的最好选择,才是在当时看来,更接近正确的答案。
归根结底,世界进步的是科技,人性哪怕经历万古,也是一成不变的。
只是在某段时间,人性被上了枷锁,或者解开了枷锁。
所以,封建不封建,跟科技有一定关系,但关系真不大。
只是你的年龄和见识,让你产生了一种错觉。
让你怀疑所有怀疑,认同所有认同,从来不愿意去学习和反思。
当然,这是年轻人和蠢人固有的问题,不会消亡,只能加以引导,让他们用更短的时间,走出人生的这个陷阱。
陈传觉得这也算不上什么大问题,每一代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