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国际交流班(一)(2 / 2)

陈胜的目光锐利如刀锋,仿佛穿透了时空的壁垒,直视着四年后那片必将被战火再次点燃的断脊深海:

“这是战争动员令。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苏瑜心头一凛,肃然应道:“是!我立刻通知!”

陈胜不再言语,重新将目光投向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冷峻的侧脸上投下明暗交替的条纹。他拿起那支林薇所赠的、笔尖曾留下深深墨点的钢笔,在面前那份关于“刑天二型神经同步矩阵优化瓶颈”的报告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此刻,他既是描绘蓝图的执笔人,也是推动钢铁洪流前进的引擎。四年倒计时的齿轮,在他签下名字的瞬间,已经冷酷无情地开始转动。而窗外,那钢铁森林沉默的剪影,仿佛正酝酿着一场规模远超从前的、足以重塑蓝星格局的风暴。

陈胜的目光沉静如水,唯有那眼底深处,燃烧着永不熄灭的、名为责任的冰冷星火,静静地凝视着那深不见底的战争深渊。

地点:国防大学 · 砺剑坪国际校区 · 机甲战斗系国际交流班开班典礼。

砺剑坪东侧,一座崭新的、融合了现代科技感与庄重学府气息的建筑拔地而起,这便是国防大学为应对新形势而紧急扩建的“国际校区”。巨大的“砺剑熔炉·国际交流中心”金属牌匾在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泽。此刻,中心前的广场上,气氛肃穆而热烈。

来自不同国度、身着各自特色军服或预备学员制服的年轻人整齐列队,肤色各异,眼神中却都带着相似的渴望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空气中弥漫着多种语言的低语,以及来自不同地域的、混合着汗水和皮革的独特气息。

**罗斯帝国**:队伍最为庞大,足有二十二人。清一色笔挺的深灰色帝国近卫军预备役学员制服,肩章简洁却透着冷硬。他们站姿如标枪,眼神锐利如西伯利亚的寒风,纪律性极强。站在最前方的,正是叶卡捷琳娜·罗曼诺娃公主殿下。她换上了一身剪裁更合体的、点缀着银色双头鹰暗纹的深蓝学员制服,金色的长发在脑后挽成一个利落的发髻,湛蓝的眼眸平静地扫视着四周,那份皇室独有的从容与周围军人的刚硬形成了奇妙的融合。她身后的青年男女,无一不是帝国军方精挑细选、背景深厚的精英苗子,年龄严格控制在18到22岁之间,眼神深处燃烧着对力量与帝国荣耀的渴望。

**阿拉王国**:由一位身材高大、眼神精明、留着精心修剪短须的年轻王子(国王侄子)率领的十五人队伍。他们穿着沙漠迷彩色的王室卫队特种作战服,头戴传统格特拉头巾(Keffiyeh),显得既传统又现代。王子的目光沉稳,带着审视与计算,显然此行肩负着更重的政治与技术评估任务。

**墨巴联邦**:十名学员,肤色较深,体格普遍壮硕,穿着墨绿色的丛林作战服。他们的眼神中带着南美特有的热情与野性,也透着一丝对先进技术的敬畏和急于求成的迫切。领队的是一位眼神沉稳、脸上带着一道浅疤的中尉,据情报显示是墨巴最精锐特种部队“美洲虎”的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