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燕大的决定(2 / 2)

赵大勇摸了摸脸上冰凉的“伤处”,嘿嘿一笑:“磊子,别光顾着看人家护士。咱这‘伤’可不能露馅,苏瑜姐说了,凯撒的毒蛇随时会来试探。”他眼神瞟向床头柜上那个连接着各种生命体征监测仪的复杂盒子,里面藏着“星火”技术组预设的陷阱。

燕京大学,校长办公室。

气氛严肃而凝重。头发花白的校长周培源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的光屏上正播放着陈胜演讲的片段回放,尤其定格在他指向林薇说出“一个燕京大学大二的女孩,手里的笔从未弯过”的瞬间。

“……舆情分析报告出来了。”校办主任站在一旁,声音平稳但带着压力,“‘燕京大学’这个关键词的负面关联度因徐哲事件飙升了47%,公众对我们‘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家国情怀’的质疑声浪很大。但陈胜上尉对林薇同学的这句肯定,以及后来曝光的她对‘认知风暴模型’的执着研究,成为了扭转局面的关键点,正面关联度上升了32%。”

周校长沉默地看着屏幕上林薇在人群中抱着资料夹、腰背挺直的侧影。他缓缓开口:“这个林薇……人工智能研究院二年级,导师是孙宏教授?”

“是的。背景清白,父亲是市局干部(非关键岗位),政治可靠。她在孙教授团队负责的‘多源异构信息协同处理’项目中表现突出,尤其擅长处理混乱冲突数据。”校办主任补充道,“陈胜上尉公开点名后,她的‘认知风暴模型’引起了校内部分高层和……校外一些保密单位的兴趣。”

周校长的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徐哲这颗老鼠屎差点坏了一锅汤,幸好还有个林薇能在悬崖边拉回一把。现在不是考虑学术纯粹性的时候,学校需要一面旗帜,一个能回应陈胜那句“七尺男儿不如女子笔杆”质疑的活生生的例子。

“立刻做两件事。”周校长决断道,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第一,将林薇同学参与的孙宏教授项目,从‘民用物流信息优化’课题,正式升级为校重点科研项目‘复杂战场信息流混沌预测与AI辅助决策模型’。林薇同学不再是助理,晋升为项目核心成员,负责模型核心架构优化与敏感数据处理模块。项目经费翻倍,保密级别提升至校A级。对外宣传口径,要突出其服务于国防科技的潜力与价值。”

“第二,”周校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校学生会副主席竞选在即。原定人选……(他瞥了一眼徐哲的名字)显然不合适了。推举林薇同学参选学生会副主席,分管学术科创与对外交流。这是政治任务,务必确保当选。要让她站在台前,成为燕京大学新一代学子爱国、担当、智慧与脊梁的象征!”

校办主任立刻记录:“明白!林薇同学形象好,学术潜力突出,又有陈胜上尉的背书,当选阻力最小,效果最佳。我立刻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