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主管靠在舒适的皮质椅背上,浏览着滚动的情报流,嘴角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嘲讽:“呵,还是老样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能源、材料、AI…看似多点开花,热闹非凡。”
他指尖轻点,将几份报告拖入了“民用\/基础科学观察池”,对身边助手说:“看到了吗?这就是追赶者的典型模式。资源分散,缺乏真正能形成代差威胁的核心突破点。他们甚至连模仿‘深渊之心’或者‘叹息壁垒’的方向都找不到,只能在一些边边角角上费劲钻营。”
他瞥了一眼角落里几乎被遗忘的、标注着“陈胜(次级观察)”的档案:“那个叫陈胜的学生,最近在干嘛?”
“长官,目标主体活动轨迹极为规律。主要出现在国防大学内部图书馆、机械工程实验室,参与几个公开的学生实践项目,研究方向集中在…流体动力部件优化(偏理论)和一种学生团队自研的神经电信号延迟测试平台。”助手调出几张监控照片,陈胜在图书馆安静看书、在普通工程实验室查看设备,或者在腾龙班区域指导王磊等人调试那个简陋的“青蛙腿电击仪”,表情认真但毫无异常:“无异常社交活动,无接触可疑人员,近期活动范围高度固化。”
照片里,陈胜甚至偶尔会流露出些许符合他年龄阶段的、对某个技术小难题的专注思考,完全看不出任何统筹全局的痕迹。
“牧羊人”嗤笑一声:“流体动力?神经电信号测试?还在理论和小儿科实验阶段打转。看来他也就止步于一个不错的工程师坯子了。取消对其个人持续监控,资源浪费。维持最低等级的情报搜集,注意国防大学‘龙脊’项目的实际动态,那才是大夏真正的核心。”
他将那份关于陈胜的活动简报彻底拖入了“废弃文件库”,仿佛丢弃了一张无用的废纸。
大夏国安部,tSdo。
王雷看着科技项目关联热力墙上闪烁的无数民用科研节点,那覆盖其上、只有他能看到的“刑天”脉络图显得更加隐蔽深邃。技术官员的汇报依旧强调着监控安全和对诱饵释放的控制效果。
“深海幽灵”特勤处长补充:“代号‘鼹鼠-7’信息显示,目标情报机构对我方特定材料实验室的学术访问邀请确实增加了,主要是试图通过公开交流渠道旁敲侧击了解几项‘成果喜人’的‘民用项目’详情和技术带头人思想动态。风教授按计划在最近一次国际材料大会上宣讲他关于‘湍流边缘态抑制’的新理论时,‘恰当地’在关键步骤推导上卡壳了两次,并重点突出了其理论验证的巨大困难和应用前景的不确定性。据‘鼹鼠-7’侧面反馈,凯撒相关分析小组在获得该‘内部观察’信息后,兴趣等级已标记为‘普通观察’,确认‘诱饵’生效。同时,我们按照‘磐石计划’,对华清大学那个进展顺利的‘发动机热端材料’课题组开始了‘常规资料安全审查’,他们组长已经领教到了文山会海的麻烦,会低调不少。”
“很好,把水搅得更浑些。”王雷沉声道:“继续维持高压下的常态。让‘刑天’的骨架在平凡中铸就。”
国防大学的宿舍,已是凌晨。
陈胜独立窗前,身前是浩瀚的全国科技伪星图,千点星光,皆为隐形的火种。
战术手环震动:“‘长城’节点:‘归墟’微约束验证核心数据包吸收完毕,稳定性达预期下限+2.7%。‘诱饵-风’流程完美。‘牧羊人’对目标个体情报完成归档。”
陈胜指尖轻触全息地图上燕京大学AI研究院的光点(含林薇参与的底层数据组)、腾龙研究区光点(象征叶知秋等学员在啃硬骨头)、以及深空探测所等关键节点。
窗外夜色浓重,他的眼中映着城市的微光,也映着身后那在无形中愈发凝实、散发着不屈意志的“刑天”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