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腾龙班(2 / 2)

【信息流:课程表(待载入)、保密条例(待阅读)、内部通讯录(空)】

【功能模块:战场终端(未激活)、生命监测(运行中)、神经链接辅助接口(未激活)、工程辅助工具集(锁定)…】

他的目光在“神经链接辅助接口”和“工程辅助工具集”上停留了片刻。随即,手指在光幕上快速滑动操作。几秒钟后,光幕界面切换,一个极其复杂的、如同神经树突般不断延伸变幻的三维拓扑图被调取出来——正是他“星火”淬炼法第一阶段的完整神经回路图谱!图谱旁边,密密麻麻的实时监测数据瀑布般流下,显示着他此刻大脑特定区域的微弱生物电活动状态!

这战术手环,竟然能实时监测并反馈他的神经活动状态!虽然精度远不如专业的神经链接舱,但作为便携式设备,其技术含量已远超当前民用领域!

陈胜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所谓的“标配”,显然是为腾龙班,或者说,是为他这样需要提前进行高强度神经适应训练的“特殊人才”量身定制的!李副校长和周工他们,早已在暗中准备!

前世他没有读国防大学,对腾龙班也不了解。

他没有犹豫,将那个半旧的帆布工具袋放在巨大的合金工作台上。拉开拉链,扳手、螺丝刀、钻头、绝缘胶带、金属试片…一件件沾染着父亲汗水和期望的工具,被整齐地摆放在冰冷的合金台面上,形成一种奇异的对比与融合。

接着,他拿起那个硬皮笔记本和那支林薇赠送的钢笔。翻开笔记本,找到最新绘制的那页——新型暗物质约束缓冲阀草图。他将笔记本摊开在工作台上,目光在草图与工作台集成的全息投影操作界面上来回扫视。

指尖在工作台光滑的界面上快速划过。嗡的一声轻响,一道更加清晰、尺寸放大了数倍的全息三维建模界面投射在工作台上方!陈胜直接将自己手绘的草图,通过一种极其精密的扫描方式(利用工作台的辅助功能),导入到建模系统中!

线条被精准识别,参数被自动提取。一个粗糙但结构清晰的三维模型,瞬间在工作台上空旋转起来!冰冷的蓝色线条勾勒出那个充满未来感的缓冲阀结构。

陈胜的目光变得无比专注锐利。他拿起一支工作台配备的电子触控笔,开始在全息模型上进行修改和优化。笔尖划过虚空,模型上的线条随之调整、增删、重构。他的动作精准而流畅,没有丝毫犹豫,仿佛早已在脑海中进行了千百次的模拟演算!复杂的流体力学参数、能量逸散模型、材料应力分布…各种晦涩的符号和数据,被他信手拈来,不断标注在模型的关键节点上。

寂静的房间里,只有电子笔划过全息界面时细微的嗡鸣,以及陈胜偶尔在笔记本上快速书写的沙沙声。

窗外,国防大学的钢铁森林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冰冷的影子。远处,燕京大学和华清大学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亮起温暖的灯火。

陈胜完全沉浸其中,心无旁骛。巨大的工作台上,全息模型在不断完善,散发出冰冷的工业美感。旁边摊开的笔记本上,新的公式和图解在钢笔下快速延伸。父亲赠予的扳手安静地躺在工具堆里,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在这所代表大夏最高军事科技力量的钢铁学府顶层,在这间拥有最高权限的独立套房里,陈胜以省状元之姿,以腾龙之名,落下了他撬动未来钢铁战争格局的第一笔。那微弱的“星火”,在这冰冷的熔炉中,开始了第一次无声而剧烈的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