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动作带着疲惫后的虚浮,仿佛这次交易耗尽了他最后的心力。
“理解理解!军校确实规矩多!”赵启明立刻起身相送,态度无比热情:“那陈同学你先忙!保重身体!后续我们再联系!”他目送着陈胜略显仓促地离开听松阁,直到那背影消失在庭院拐角。
赵启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冰冷和急迫。他迅速返回茶室,反锁房门。手指微微颤抖地撕开文件袋的封条,里面赫然是一份装帧精美的《高适应性神经-机械协同训练系统理论框架白皮书(内部讨论版)》。他迫不及待地翻到核心章节——关于极限过载下的神经压力自适应管理。
一行加粗的公式跳入眼帘:
【神经元过载感知信号反馈系数 (η) = K * (Δp \/ p_max) 】
注释:K 为经验调节因子,推荐值范围 0.08 - 0.12(根据‘分布式生物电容缓冲网络’实测效果优化)。
“K值……0.08到0.12?”赵启明瞳孔猛地收缩!作为资深情报官,他虽非顶尖技术专家,但对机甲神经链接的核心参数有基本认知!凯撒现役“冥思者”头盔的神经反馈系数,公开理论值也在1.0左右!这个0.08到0.12……意味着将神经感知到的痛苦信号压制到了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水平?!
狂喜如同电流瞬间贯穿全身!他几乎是扑向那个战术手环存储模块,用自带的解密设备(FIA提供)快速读取。里面是大量的算法流程伪代码和模拟数据包。他直接点开一份标注着“极限过载机动(20G)神经反馈波形对比”的数据文件。
屏幕上,两组波形图清晰呈现:
* 凯撒标准模型(无缓冲): 波形尖锐如刀锋,瞬间冲顶爆表!
* ‘分布式生物电容缓冲网络’模型: 波形如同被一只无形大手抚平,峰值被压制得极低,稳定在一个非常“舒适”的区间!
“神迹!这才是真正的突破!”赵启明激动得差点喊出声!陈胜提供的这套理论,完美解释了“龙巢一号”学员为何能在模拟中承受如此高强度的过载!关键就在于这个匪夷所思的“反馈压制系数”!将痛苦压制到十分之一,驾驶员当然敢做更疯狂的机动!这技术价值……远超他的预期!
他迅速将文件袋和存储模块贴身藏好,眼神狂热。什么延期还款?什么技术咨询?这笔交易赚翻了!必须立刻、不惜一切代价将这套“核心机密”送回联邦!这将是献给“猎鹰”计划最完美的礼物!他仿佛已经看到凯撒的机甲驾驶员,凭借这套“神技”,在未来的战场上横扫大夏机甲的景象!
赵启明没有片刻停留,脚步匆匆地离开了听松阁,背影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急迫。他没有注意到,茶舍对面一座不起眼的商务楼内,高倍镜头的冷光正静静锁定着他离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