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偏执的锤炼(2 / 2)

联想到李副校长语焉不详的交代,联想到这个年轻人身上那份超越年龄的沉静和可怕的意志力,苏瑜的心头猛地一凛!这个陈胜…他脑子里到底装着什么?他在做什么?

就在这时,陈胜似乎感觉到了苏瑜探究的目光。他搭在膝盖上的手指动作骤然停止。他缓缓转过头,目光平静地迎上后视镜中苏瑜那双锐利如鹰的眼睛。

两人的目光在狭窄的车厢后视镜中无声交汇。

苏瑜的眼神带着审视、探究和一丝被发现的警觉。

陈胜的眼神则如同深潭,平静无波,没有丝毫被窥探的慌乱,只有一种洞悉对方好奇的了然。

他没有解释,也没有回避。只是极其轻微地、几不可察地,对后视镜中的苏瑜,点了一下头。那动作细微到几乎不存在,却带着一种无需言明的默契——他察觉到了她的观察,但无意解释,也不在意。

随即,陈胜的目光重新投向窗外。他从随身携带的、那个半旧的帆布工具袋里(并未放在后备箱),翻找了一下。在苏瑜略带诧异的目光注视下,他拿出来的不是书本,也不是电子产品,而是一个巴掌大小的、边缘有些磨损的硬皮笔记本,和一支样式普通、但明显被精心保养过的金属钢笔——正是林薇在饯行宴上送的那支。

他翻开笔记本,里面并非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布满了极其复杂、如同天书般的符号、拓扑图、微分方程和能量流线图!苏瑜的目光扫过,以她受过高等军事工程教育的眼光,也只能勉强辨认出其中几个涉及流体力学和能量转换的符号,整体结构之精妙复杂,远超她的理解范畴!

陈胜拧开笔帽,笔尖在纸页上流畅地移动起来。他没有继续刚才的神经模拟,而是在绘制一个全新的结构图——那是一个高度简化的、基于暗物质约束理论的新型能量核心缓冲阀结构草图!线条精准,比例协调,充满了工程学的冷硬美感。他一边绘制,一边在空白处快速标注着只有他自己能完全理解的符号和参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车厢引擎的嗡鸣中显得格外清晰。

苏瑜彻底被震住了!她看着陈胜专注的侧脸,看着他笔下流淌出的、散发着冰冷工业美感和深邃物理奥秘的图纸,再联想到他之前那细微的神经模拟动作…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心中升起:这个年轻人,他无时无刻不在锤炼自己!无论是身体、神经,还是头脑!他将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精力,都疯狂地压榨出来,投入到一个常人无法理解的、名为“力量”的熔炉之中!

这已经不能用“勤奋”来形容,这是一种近乎偏执的、燃烧生命的献祭!

越野车继续在高速公路上飞驰,车窗外是不断变换的风景。后座,王磊和赵大勇睡得正香,对身边正在发生的、超越他们认知极限的“锤炼”毫无察觉。

副驾驶上,苏瑜正襟危坐,但内心的惊涛骇浪却久久无法平息。她透过车窗的倒影,看着后座那个沉静如渊、笔耕不辍的身影,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名为“星火”的力量,正在这平凡的车厢内,在奔赴战场的路上,沉默而坚定地燃烧着,等待着燎原之日的到来。

不知过了多久,当窗外的景色开始出现大片整齐划一的营房和训练场轮廓时,苏瑜沉声开口,打破了车厢内的沉寂:

“我们快到了。”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陈胜同学,欢迎来到国防大学。也欢迎你…来到将来离战场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