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诸多小心,此次修书篡改或者删除的东西很多,后世人指责乾隆是毁书)
乾隆对修书之事热情超过百倍,关注远超寻常。他曾亲自翻阅校样,在一本记录元明战争的史书上这样朱批:
“此等记载,当以我朝立场为重,勿使后人妄生异心。”
有一次,浙江巡抚进献一本《武林旧事》,书中“胡儿”二字未作修改,乾隆竟下旨罚巡抚三月俸禄。
据统计,编书期间禁毁书籍达3000余种,超过了收录数量,被篡改的典籍更是不计其数,帝王的文治,终究掺杂了铁血思想的武治。
“……”
在森严的编书氛围里,偶尔也有逸事流传,为沉重的编书带来一抹轻松搞笑的色彩。
纪昀嗜肉如命,每天要吃五斤五花肉。有一次他校书到深夜,差役送来一盘酱肉,
他竟边啃边在书页空白处题诗:“食肉读书两不孤,夜窗长伴一灯孤。”引得旁边的翰林们掩口而笑。
更有趣的是抄书手的失误,有人将“孔夫子”误写成“孔夫犬”,被总校官用朱砂圈出,
旁边批注道:“犬字加一勾,便是‘尤’,此非孔圣,乃‘尤夫子’乎?”
乾隆的“微服私访”更增添了传奇色彩。
一天,他扮作监理人员混入书馆,看见一位老儒生正在校勘《孙子兵法》,便问:“‘兵者诡道’,可适用于治世?”
老儒头也不抬地回答:“兵以诈立,政以信立,圣上仁德如天,岂需用诈?”
乾隆暗自点头,第二天就提拔了此人。
在审查书籍时,曾有官员将“清风不识字”一句判定为反诗并上报,却被乾隆驳回:“风本无知,何罪之有?尔等勿以文害意。”
此事虽让官员难堪,但也成了书馆里难得的“宽宥”谈资。
纪晓岚烟瘾很大,“纪大烟袋”的雅称名不虚传,校对历史枯燥乏味,需要不时提神。
老纪的烟袋锅是特制的,装满烟丝能装半斤,抽半个小时没问题。
有一次,他在翰林院值班,正偷偷抽烟时,恰好这天乾隆“查岗”,
慌的他手忙脚乱,来不及熄灭烟丝,就把烟袋插进靴筒。
乾隆其实远远就发现纪晓岚私自抽烟,为了看他出洋相,故意不离开,还一直问他问题。
纪晓岚忍着靴筒里烟袋锅烤小腿的剧痛跪地回答,那滋味不好受。
乾隆一看惩罚的差不多了,转头忍住笑离开了,纪晓岚急忙抽出烟袋锅,他腿部的皮肤被烧焦一块,
好几天走路一瘸一拐的,乾隆故意调侃:纪大烟袋,你从前走路带风。怎么一下子从“神行太保”变成“铁拐李”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编书的地方严禁烟火,乾隆急事找纪晓岚,他刚点上烟,就匆匆把烟袋插进靴子里去见皇帝。
结果烟斗把袜子点着了,和皇帝聊着天脚底下突然着火,把乾隆吓了一跳。
乾隆马上明白了,又在偷偷抽烟,他灵感一闪,出了个上联“吸烟摇扇,眼前风云变幻”让纪晓岚对下联,
纪晓岚答“屙尿打屁,胯下雷雨交加”,引得乾隆哈哈大笑。
后来乾隆恩准他在宫中吸烟,还御赐烟斗一个。
“……”
转眼十年过去了,乾隆四十七年,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写完成,
其排序是按照经、史、子、集而成。共收录书籍3462种,共计79,338卷,
另有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
乾隆帝亲自题写序文,字里行间满是“文治武功,启迪后学”的自诩。
他或许忘却了那些被付之一炬的明末手稿,那些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史书记载,同样也是文化的血脉。因此遭到一些人的指责:毁书还是修书?
但不可否认的是,学者们从《永乐大典》残本中辑出385种失传典籍,让《旧五代史》等古籍重见天日,这份功绩不可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