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好澎湃的混沌灵气,不可思议(2 / 2)

秦昊见状,脸上也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神色。

“不愧是传说中的生命圣术,果然名不虚传,多谢道友!”

感受到体内那澎湃的生命之力之后,混沌玄龟的眼底也满是激动之色。当即开口道。

“道友无须多礼!”

晨曦点点头说道。

将混沌玄龟安顿好之后,秦昊也并没有过多的停留,直接离开了道场空间,再一次回到了圣庭之中。

转眼间,距离三清女娲几个人成道再一次过去了数百元会的时间。

相对于之前巫妖两族见面就打生打死的局面来说,这数百个元会的时间,整个洪荒天地反倒是平静了不少。

巫妖两族虽然说依旧是摩擦不断,可是相对于之前来说,争斗明显少了不少。几乎没有爆发过太大规模的争斗。

不过这显然并不是两族关系缓和的结果,而是真正的暴风雨前的宁静。

这数百个元会的时间,巫妖两族显然都在暗自的积蓄实力。

因为妖族多了一尊天道圣人的缘故,如今十二祖巫正忙着在盘古殿之中炼化盘古之心的能量,因此都约束巫族尽量 不要跟妖庭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而另外一边,虽然说妖庭有了女娲这一尊天道圣人的坐镇,但是他们也并没有立刻发动对巫族的大战,因为除了女 娲之外,妖庭的实力依旧是弱于巫族。

如果直接掀起大战的话,或许会胜利,但是损失肯定会十分的惨重。到时候搞不好会让他们妖族元气大伤。

特别是女娲通过天机知道了未来的人族会是天地主角之后,自然也更加的谨慎,生怕巫妖两族争斗导致两败俱伤, 损耗了妖族的元气。

所以这些年在女娲的帮助之下,妖族也在暗中积蓄力量,最主要的是帮助妖庭推演和完善周天星斗大阵。

有女娲这么一尊天道圣人的帮助,周天星斗大阵的威能自然也是直线上升,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战胜 巫族。

可是女娲却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她的‘稳妥’,直接让妖庭彻底错失了覆灭巫族的机会。

如今巫妖两族就如同在搞军备竞赛’ 一般,整个洪荒的气氛也是十分的压抑,仿佛一个火苗就能够彻底的将洪荒天 地引爆一般。

唯一不受巫妖两族影响的恐怕就是人族了,趁着这难得的‘和平’的机会,人族的实力也再一次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 进展。

无论是人数还是高手的数量比之前的时候都有了一个巨大的飙升。

不知不觉之中,人族就直接成为了洪荒天地的一个恐怖的庞然大物。

另外在这期间,道教、阐教、截教和灵教都纷纷的进入了人族建立了道统。开始在人族之中传道。

都获得了不少的气运的加持,甚至其余的一些大神通者见到这一幕之后也纷纷的加入了进来, 一时间,越来越多的 大神通者纷纷的在人族之中建立了道统。

而所有道统之中,规模最大的赫然正是老子的道教。

虽然说当初老子立人教没有成功,但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在人族之中传道的,在人族之中影响还是不小的。

加上他传下的《金丹大道》也十分的契合人族,所以道统的规模也不断的扩大。

对于这种传道的行为,秦昊并没有阻止,因为这样对人族的发展和人道的演化都有好处。

当然了也仅限于传道,而秦昊也立了一个规矩,传道可以,但是严禁以任何手段插手人族事务。

就目前来说,所有的道统正忙着疯狂的扩张,所以暂时没有人触犯这条规定。

不过秦昊也知道,这也只是暂时的,等各大道统将人族势力瓜分完毕之后,为了继续扩张,他们恐怕就很难这么守 规矩了。

对此秦昊也没有在意,又人族圣殿和圣庭的存在,秦昊也不担心他们能掀起什么风浪。

甚至他就等着有人跳出来,到时候自己也好杀鸡儆猴。

太阳星,核心之地, 一株参天巨树矗立在那里, 一股浓郁的火之本源的气息从上面弥漫出来。

不是别的,赫然正是十大先天灵根之一的扶桑木。

此刻在扶桑树上,有十只通体暗金色,生着三足,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浓郁的太阳真火的生灵正在嬉戏。

赫然正是十只三足金乌,这十个小金乌正是帝俊和幽姬生下的孩子,乃是三足金乌血脉。

虽然说血脉精纯度跟帝俊和太一这两尊先天的金乌相比差了不少,但是相对于其他的生灵来说,这天赋已经堪称是 顶尖的了。

因为他们刚刚出生,修为太弱,根本就无法掌控自身的太阳真火,之前将整个妖庭弄得鸡飞狗跳。

无奈之下,帝俊只能将十只小金乌送到了太阳星,借助这里的太阳真火修炼。

为了不让他们乱跑,帝俊还特意布置了一个强大的禁制。

“咔嚓 … … ”

不过就在十金乌在扶桑树上嬉戏的时候,忽然汤谷【扶桑树生长的地方】外面的禁制猛地颤抖了一下,然后毫无征 兆的直接崩裂了开来。

“咦?外面的禁制好像消失了!”

“真的不见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

外面禁制的消失自然也第一时间引起了十金乌的注意,一个个脸上也都露出了一抹无比惊奇的神色。

“太好了,这禁制消失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出去玩了?待在这里实在是太无聊了!”

就在这时,十金乌之中最小的一个脸上也露出了一抹兴奋之色。

“这不好吧……父亲和叔父可是告诉我们不能随意出去的,外面实在是太危险了!”

十金乌之中的老大眼底也闪过了一抹意动,不过随即仿佛想到了什么一般,忍不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