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熊廷弼临危受命(2 / 2)

这时,万历皇帝想起一个人,此人名叫熊廷弼。

熊廷弼是湖广江夏,也就是今湖北武昌人,家里穷,但他从小刻苦读书。

有句话叫做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熊廷弼就是别人家的好孩子。

万历二十五年,他在乡试中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又考中进士。

在古代,读书好就能当官,熊廷弼就做了御史,相当于现在纪检委的工作。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当上了辽东巡按,到任后积极加强军事训练,修筑城堡,辽东边防因此稳固不少。

当时,杨镐是辽东经略,也是熊廷弼的上司,他很欣赏熊廷弼治理边防的能力,曾向万历皇帝推荐过他。

萨尔浒之战,杨镐指挥失误被关进监狱,万历皇帝这才想起了杨镐的推荐。

翻看熊廷弼履历,发现他确实很有治边才能,就任命他为辽东经略,接替杨镐的职务,还赐给他尚方宝剑,总兵以下官员,他都能先斩后奏。

看得出来,万历皇帝对他寄予厚望,盼着他能压制住努尔哈赤。

熊廷弼出发时,只见他头戴乌纱帽,身穿绯色长袍,腰悬尚方宝剑,满面红光,威风八面。

万历皇帝带着满朝文武,在长亭送别,希望他出关能大败贼寇。

“将军去了辽东,多长时间可夺回失去的地方?”万历皇帝问。

“一年之内可平辽,不打败努尔哈赤绝不回朝。”熊廷弼自信满满回答道。

有时候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熊廷弼到辽东时,开原和铁岭已经被努尔哈赤占领了。

过了山海关,他看到一路上都是逃难的百姓,熊廷弼为了稳定人心,杀了几个临阵脱逃的明朝守将和逃兵,

还劝老百姓回家好好过日子,说开原和铁岭一定会被明朝收复。百姓们这下有了主心骨,纷纷返回老家。

安抚好百姓,熊廷弼不顾危险,带着随从去开原、铁岭战场,祭奠战死的将领,这让将士们深感鼓舞,知道国家不会忘了他们。

之后,熊廷弼以身作则,带领将士们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开垦荒地种庄稼,解决军队物资紧张的问题。

当时朝廷财政紧张,士兵军饷常被拖欠,打仗都没积极性,熊廷弼的屯田办法,把这些难题都解决了,军心稳定,战斗力也就提高了。

……

熊廷弼上任刚半个月,努尔哈赤趁着明军坚守城池,就率领后金军进攻叶赫部。

之前说过,努尔哈赤统一海西女真时,就剩下叶赫部这块难啃的骨头没拿下,现在他觉得是时候动手了。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八月十九日,努尔哈赤亲自率领四万后金军,浩浩荡荡向叶赫部进发。

叶赫部分东西两城,分别由金台石和布扬古防守。

布扬古是女真第一美人东哥的哥哥,金台石是东哥的叔叔。

还有一层关系,努尔哈赤的妃子叶赫那拉氏孟古哲哲,是金台石的妹妹,她给努尔哈赤生下第八子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任夫人。

这么算起来,努尔哈赤和金台石还是郎舅关系,但到了战场上,亲戚也照打不误。

到了叶赫城下,努尔哈赤兵分两路,自己带一队攻打金台石守的东城,另一路由皇太极和代善带领,进攻布扬古守的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