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姑娘,红玉方再好也不能当饭吃呀。”
苏砚不想因为急于赚钱,改变他在张洛瑶心中的印象。张家不单单是他的摇钱树,还是关键时刻的助力。
苏睿明年还要考秀才,不管能否考上,都要防一手,这就叫有备无患。假若他翻了身,以大宅的风格,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报仇。
“笨!”
张洛瑶白了他一眼,哼道:“谁说我自己吃了?我不能拿到县里卖吗?平安镇这些人看似富裕,可也没几个人能花二十文钱买一罐豆腐。”
“没想到张姑娘年纪轻轻,竟有如此头脑,苏某真是佩服之至。”
苏砚满脸笑容,张员外是南雄县的坐地炮,张洛瑶想做生意,比平头百姓更容易。虽说批发价肯定比零售价低几文,可也间接降低了投资风险。
张洛瑶被他夸得心花怒放,得意道:“不管东西好坏,都要找准定位。”
“张姑娘所言极是,苏某此行受益匪浅。”
苏砚不轻不重的拍了一个马屁,看她笑得花枝乱颤,满脸肉痛道:“张姑娘,红玉方制作不易,一坛最低十三文,再少就赔钱了。”
“本姑娘给你十五文。”
张洛瑶从腰间拿出二两碎银子,“这是订金,剩下的货送过来再结尾款。一百五十坛太少了,你再做三百坛。”
苏砚收下银子,两人又约定好交货时间。
张洛瑶看着狼吞虎咽的二愣子,忽地笑了起来,“店家,再切十盘羊肉,烫一壶酒。二愣子,放心大胆地吃,本姑娘今天心情好,管够。”
酒足饭饱,苏砚和二愣才起身道别。
“小姐,您真要经商啊?”
张洛瑶身后的丫鬟阿玉,拎起装着红玉方的筐子疾走了两步。
“本姑娘找点事做,省得爹爹总说我只会舞枪弄棒。府上银子再多,也不够爹爹整天糟蹋,娘亲还活着就好了。”
张洛瑶撇了撇嘴,想到父亲纳的几个小妾每天都要穿金戴银,弟弟妹妹整日里玩猫逗狗,就恨不得把父亲赶回县里。
阿玉没敢吱声,府里的事可不是她能掺和的。
张洛瑶淡淡的说道,“你可以把我说的话告诉爹爹。”
阿玉连忙道:“奴婢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爹爹派来监视我的?”
张洛瑶哼了声,“晚上你就把我刚说的话一字不差的告诉爹爹,胆敢少一个字,我就把你嫁了人。苏砚就不错,跟着他最起码少不了你的吃喝。”
老三羊肉铺的杨掌柜目送张洛瑶远去,才跑回了店内准备收拾桌子。看到碟子里还放着半块红玉方,忍不住尝了尝,惊声道:“此物若放在蘸料中,肯定别有一番滋味。”
想到苏砚已经离开了平安镇,又懊恼得捶胸顿足,“下次遇见他,说什么都得买两坛子。”
苏砚从平安镇租了辆牛车,买了石磨,一百斤黄豆,五百个粗瓷坛子,总花费九百二十文。
这是必不可少的投资,红玉方是长久生意,容不得半点马虎。
出了平安镇,二愣子忍不住问道:“砚儿哥,以后还捞鱼吗?”
苏砚笑道:“还舍不得那点鱼呢?”
二愣子点了点头,又连忙摇头,“俺听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