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四狗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杀猪匠,年底活儿多,赚得也多,不然家里也买不起大黄牛。这趟出去东家没给工钱,而是把猪头和下水送给了他。
拿到村里都是抢手货,也不用清洗,卖给村民赚的比工钱还多。
苏砚商量道:“帮我们把东西捎回去如何?”
“四文钱!”
宋四狗连忙道,“一口价,你不信回村问。”
苏砚递过去四枚铜板,宋四狗乐呵呵地停下车帮忙,看到二愣背着的筐里都是糙米,“这么多米?你俩抢劫去了?”
苏砚歪着头道,“抢你?”
宋四狗连忙将手放到腰后,“你敢,我可带着刀呢。”
“瞧你这点胆儿。”
苏砚放声大笑,“脸上的伤是嫂子挠的?”
宋四狗满脸幽怨,一世英名都毁在了苏砚手里,“还不是被你害的。”
苏砚笑道:“嫂子不胡说八道,咱还是哥们。”
宋四狗盯着他,“苏砚,你和之前不一样了。”
“人都会变,我也不例外。”
宋四狗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苏砚不是以前那个窝里横的怂包了,以后要对他客气点。
来到村子附近,苏砚以三十文的价格买下了宋四狗的猪头,和二愣背上各自的筐子,从村后小路回到了家里。
推开院门,就听到了屋内传来的交谈声。
“姐,什么都别拿,家里有吃的,你以后能吃饱穿暖,我们就放心了。”
“就是,爹要是知道苏砚变成现在这样,肯定高兴得睡不着觉。”
“快点拿着,就当我给孩子的。”
“娘,拿什么啊?”
苏砚说话间推开了房门,看到两位壮硕的汉子,才知道是大舅和二舅来了。
手里拿着米袋的母亲还以为苏砚又‘犯病’了,紧张道:“砚儿,从没了你爹,你大舅和二舅没少帮咱们。”
“他们日子不好过,还给咱家送来五斤糙米,我想给他们三斤大米,让他们解解馋。”
“娘,您给的都不够塞牙缝的。”
一家人能活到现在,多亏外公家接济,苏砚从商城仓库取了二两银子,“大舅,二舅,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心意我们领了,你留着盖房娶媳妇吧,让你娘省省心。”
大舅心中欢喜,不过还是拒绝了,他脾气稳重,盼着苏砚早日成家立业。
二舅眼红道:“苏砚,你一天能抓多少鱼呀?”
苏砚不由分说地将银子塞他手里,“大舅不要,以后就别来我家了。”
大舅满脸苦笑,糙米没送出去,还拿了外甥二两银子。心里特别激动,苏砚长大了,姐姐以后不用那么累了。
母亲擦着高兴的泪水,以后回娘家也不用怕村里人说闲话了。
苏砚笑道:“二舅,我教你抓鱼啊?”
“真的?”
二舅活泼好动,当场就坐不住了,兴奋道:“快走,赚银子可不能磨蹭。”